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校声音>>


马一超: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023-09-05 10:13:01   作者:马一超 来源:河北党校报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十一个坚持”,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首先要认识到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要求。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的性质、定位、作用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实现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最关键、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道路和方向这个重大问题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和有益经验,但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就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完备、科学的制度和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要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要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深入推进依规治党,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学习掌握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做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要推进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并长期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首先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也是从根本上违反宪法的。”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宪法序言确定党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党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推进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从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继续纠正冤假错案;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大教育、医疗和房地产领域的法治建设力度。要推进医疗领域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查处违法行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要依法解决房地产领域的矛盾纠纷,保障好公共安全,保障好老百姓住房,保障好农民工工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作者系省委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教授)